感秋

江湖此日复何如,谩向天南赋卜居。 京国念归怀陆橘,乡园行乐想潘舆。 候虫声起灯花落,社燕巢空木叶疏。 一出碧山秋已晚,惭随时哲待公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湖:指远离朝廷的民间社会。
  • (màn):徒然,空自。
  •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
  • 京国:京城,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 陆橘:陆绩的橘子,典故出自《后汉书·陆绩传》,陆绩年幼时,曾在袁术座上,怀橘遗母,以示孝心。
  • 潘舆:潘岳的车,潘岳是西晋文学家,曾作《闲居赋》,表达归隐田园的愿望。
  • 社燕:指春社时飞来的燕子,秋社时离去。
  • 木叶:树叶。
  • 时哲:当代的贤哲,指当时的名士或贤人。
  • 公车:古代官府的车,也指官府的征召。

翻译

今日江湖之中,我又该如何自处,徒然向天南之地赋诗表达想要隐居的愿望。 我思念着归去京城,怀念陆绩怀橘的孝心,同时想象着在乡间享受田园之乐,如同潘岳闲居一般。 随着秋虫的鸣叫,灯花渐渐落下,春社时来的燕子已离去,巢穴空空,树叶也稀疏了。 我离开碧山已经很晚,秋天已深,我感到惭愧,因为我还未能随同时代的贤哲们,等待官府的征召。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江湖”与“京国”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通过“陆橘”和“潘舆”的典故,诗人表达了对孝道和田园生活的向往。后两句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抒发了时光流逝、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梁有誉

明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有诗名。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杜门读书,虽大吏至,亦不出见。卒年三十六。有《兰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