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蒋一宁

· 张弼
长安花柳少年游,今日重来未白头。 流水三桥通旧宅,夕阳双塔对高楼。 姓名巳入山公启,诗句应须水部留。 十载尘冠看拂拭,清风不愧柏台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安:古都城名,今陕西省西安市。
  • 三桥:指长安城内的三座桥。
  • 双塔:指长安城内的两座塔。
  • 山公:指山涛,西晋时期的名士,此处可能指代有权势的人物。
  • 水部:古代官署名,掌管水利事务,此处可能指代与水利相关的职位或人物。
  • 柏台:古代官署名,指御史台,负责监察。

翻译

在长安的花柳间,你曾是年少时的游子,如今重游此地,你的头发尚未斑白。 流水潺潺,三座桥连接着你的旧居,夕阳下,两座塔与高楼相对,映衬着往昔的辉煌。 你的名字已经进入了权贵的推荐名单,你的诗句应当被水部留存。 十年的尘封,你的冠冕即将被拂拭,清风之中,你无愧于柏台的秋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长安的旧地重游之情,通过对长安城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人事的变迁。诗中“流水三桥通旧宅,夕阳双塔对高楼”一句,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末句“清风不愧柏台秋”则彰显了诗人的清廉自持,不愧于监察之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蒋一宁的赞赏与期望。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