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庵诗

· 张吉
周王自东迁,龙虎争啖噬。 万国交锋铦,流血奔川逝。 皇天为低昂,四海看轩轾。 强嬴下崤函,骈首就烹殪。 是时智谋士,举策无遗秘。 投足重于山,奋舌长如臂。 败亡竟无救,何贵称材技。 掩卷忽长嗟,扬汤难止沸。 士苟丁其间,医国抱宏志。 若复甘弃捐,苍生何所恃。 请焚诸方书,拜领名庵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蒙庵诗:张吉的诗作,蒙庵可能是作者的别号或书斋名。
  • 周王自东迁:指周平王东迁,标志着周朝由盛转衰的开始。
  • 龙虎争啖噬:比喻诸侯国之间的争斗和吞并。
  • 交锋铦:铦(xiān),锋利。这里指各国之间的激烈战斗。
  • 流血奔川逝:形容战争中流血成河,惨烈至极。
  • 皇天为低昂:皇天,指天。低昂,高低起伏,这里指天意难测,世事无常。
  • 四海看轩轾:轩轾(xuān zhì),高低。这里指天下大乱,各国强弱不一。
  • 强嬴下崤函:强嬴,指秦国。崤函,指崤山和函谷关,秦国的东部门户。
  • 骈首就烹殪:骈首,并排的头颅。烹殪(yì),被杀。形容秦国被灭的惨状。
  • 举策无遗秘:指智谋之士提出的策略没有遗漏。
  • 投足重于山:形容智谋之士的决策影响重大。
  • 奋舌长如臂:形容智谋之士能言善辩,影响深远。
  • 败亡竟无救:指即使有智谋之士,也无法挽救败亡的命运。
  • 掩卷忽长嗟:掩卷,合上书本。长嗟,长叹。
  • 扬汤难止沸:比喻即使采取措施,也难以平息事态。
  • 士苟丁其间:士,指有才能的人。苟丁,如果身处其中。
  • 医国抱宏志:医国,指治理国家。抱宏志,怀有宏大的志向。
  • 若复甘弃捐:如果再甘心放弃。
  • 苍生何所恃:苍生,指百姓。何所恃,依靠什么。
  • 请焚诸方书:诸方书,指各种书籍。请焚,请求烧毁。
  • 拜领名庵意:拜领,接受。名庵意,指蒙庵的教诲或思想。

翻译

自从周平王东迁以来,诸侯国之间如同龙虎相争,互相吞噬。各国之间展开激烈的战斗,血流成河,惨烈至极。天意难测,世事无常,天下大乱,各国强弱不一。强大的秦国从崤山和函谷关东下,最终并排的头颅被杀,秦国被灭。当时的智谋之士提出的策略没有遗漏,他们的决策影响重大,能言善辩,影响深远。但即使如此,也无法挽救败亡的命运。合上书本,我不禁长叹,即使采取措施,也难以平息事态。如果身处其中的有才能的人,怀有治理国家的宏大志向,如果再甘心放弃,百姓又能依靠什么呢?我请求烧毁各种书籍,接受蒙庵的教诲或思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周朝东迁后诸侯国争斗的描绘,反映了历史的动荡和智谋之士的无奈。诗中,“龙虎争啖噬”、“流血奔川逝”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而“举策无遗秘”、“投足重于山”等则突出了智谋之士的重要性和无力感。最后,诗人通过“掩卷忽长嗟”、“请焚诸方书”等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怀。

张吉

明江西馀干人,字克修,号翼斋,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 4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