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十七首

· 张弼
吴淞江口海之堧,闻说留侯世业传。 屯戍孤城无百雉,延师黉舍有三鳣。 晴沙自葺袁崧垒,曲埼谁维吕政船。 帖帖鲸波无个事,高歌长剑倚青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淞江口:位于今上海市北部,黄浦江的支流。
  • 海之堧(ruán):海边的空地。
  • 留侯:指汉代张良,封留侯。
  • 屯戍:驻防。
  • 孤城:孤立的城池。
  • 百雉(zhì):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 黉(hóng)舍:学校。
  • 三鳣(zhān):古代传说中的鱼名,比喻有学问的人。
  • 晴沙:晴朗的沙滩。
  • 袁崧垒:袁崧所筑的堡垒。
  • 曲埼(qí):弯曲的堤岸。
  • 吕政船:吕政所造的船。
  • 帖帖:平静的样子。
  • 鲸波:巨浪。
  • 长剑倚青天:形容志向高远。

翻译

在吴淞江口的海边空地上,听说留侯张良的世代业绩在此传承。 驻守的孤城中城墙不足百雉,而学校里却有三鳣这样的学者。 晴朗的沙滩上,人们自行修葺着袁崧的堡垒;弯曲的堤岸边,谁在维系着吕政的船只。 平静的海面上无事可做,我高歌一曲,长剑倚天,志向高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吴淞江口海边的景象,通过对比孤城的简陋与学校的繁荣,以及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传承与个人志向的思考。诗中“长剑倚青天”一句,形象地展现了作者高远的志向和豪迈的情怀,体现了明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