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秋河自楚归又往端州作送

六年一见韩山外,一别韩山又六年。 浮世即教如好梦,故人能有几离筵。 我曾苦句投罗水,君返枯藤破岳烟。 莫漫端州仍滞迹,珠江吟泛木兰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韩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作者与友人相聚之地。
  • 浮世:人间,人世。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
  • 故人:旧交;老友。
  • 离筵:饯别的宴席。
  • 苦句:指诗中措辞警辟之作。
  • 罗水:水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作者投诗之地。
  • 枯藤:干枯的藤蔓。
  • 岳烟:山岳间的云雾。
  • 莫漫:不要随意。
  • 端州:地名,今广东省肇庆市。
  • 珠江:中国南方大河,流经广州等地。
  • 木兰船:木兰舟。船的美称。

翻译

六年前在韩山外与韩相见,一别韩山又是六年。 人世浮沉如同一场好梦,老朋友能有几次别离的宴席。 我曾将苦心构思的诗句投向罗水,你归来时带着枯藤破开岳间的云烟。 不要随意滞留在端州,来珠江上吟诗泛舟吧。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及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诗中,“六年一见韩山外,一别韩山又六年”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友情的珍贵。后句以“浮世即教如好梦”比喻人生的虚幻,而“故人能有几离筵”则流露出对友人离别的无奈与不舍。末句劝勉友人不要滞留他乡,相约在珠江上共赏美景、吟诗作对,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望。

梁以壮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 3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