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监兵陈使君

闽海烽烟首重回,当年揽辔识君才。 半生偃蹇惭同调,浮世风波敢自媒? 秋向西山鸿雁起,月依碣石白云来。 轺车按塞难为御,又负清宵五百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揽辔(lǎn pèi):握住马缰绳,指驾驭马车。
  • 偃蹇(yǎn jiǎn):困顿,不顺利。
  • 自媒:自我推荐,自我吹嘘。
  • 碣石:古代山名,位于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
  • 轺车(yáo chē):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
  • 按塞:巡视边塞。

翻译

闽海的战火让我首次回忆起,当年我驾驭马车时认识了你的才华。 半辈子的困顿让我惭愧与你同调,在这动荡的世界中,我怎敢自我吹嘘? 秋天来到西山,鸿雁开始飞翔,月亮照耀着碣石,白云飘然而至。 乘坐轻便马车巡视边塞,我难以驾驭,又辜负了那清宵中的五百杯酒。

赏析

这首作品是戚继光寄给监兵陈使君的诗,表达了对陈使君才华的赞赏以及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通过“闽海烽烟”、“半生偃蹇”等词句,描绘了动荡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坎坷经历。后两句以秋景和月夜为背景,抒发了对边塞生活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戚继光作为将领的豪情与作为文人的细腻情感。

戚继光

戚继光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