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洲

犹说君王采药年,始知南国学神仙。 离宫香暗三山雨,野水閒留一叶船。 诗草铭分馀九石,画堂围入断寒烟。 市中尚有蛟龙窟,争恐春深不肯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药洲:地名,在今广东省广州市。相传南汉刘龔在此采药炼丹,故名。
  • 君王采药年:指南汉刘龔在此采药炼丹的时期。
  • 南国:指南方,这里特指广东地区。
  • 三山:指广州的越秀山、白云山、罗浮山。
  • 野水:指郊外的河流。
  • 一叶船:形容船只小巧,如同一片叶子。
  • 诗草铭分馀九石:指诗文刻在石头上,九石指刻有诗文的石头数量。
  • 画堂:指装饰华丽的厅堂。
  • 断寒烟:形容景色朦胧,烟雾缭绕。
  • 蛟龙窟:传说中蛟龙居住的洞穴,这里比喻深不可测的地方。
  • 争恐:怎恐,怎么可能。

翻译

仍然传说着君王采药的年月,才知道南国早已学起了神仙之道。 离宫中香气隐约,三山间雨雾缭绕,野外的河流上静静地停泊着一叶小船。 诗文刻在九块石头上,画堂中围着断断续续的寒烟。 市中仍有传说中的蛟龙窟,怎恐春深时节,蛟龙不肯安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药洲的神秘与历史,通过对南汉君王采药炼丹的传说、南国学仙的氛围、以及离宫、野水、诗草铭石等元素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药洲的幽静与超然。诗中“三山雨”、“一叶船”等意象,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结尾的“蛟龙窟”与“春深不肯眠”则隐喻着药洲深处的神秘与不可测,令人遐想。

梁以壮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 3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