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故太保毗陵白公遗阯感物兴怀卷

· 张吉
太保勋庸垂鼎铭,黄钟大吕一毛轻。 太保襟怀寄丘壑,玉田珠树相参错。 丘壑灵风飒晓昏,悠悠过客总啼痕。 他年学士把书卷,还泣名臣白公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保:古代官名,三公之一,位次太傅。
  • 勋庸:功勋。
  • 鼎铭:古代刻在鼎上的铭文,用以记载功绩。
  • 黄钟大吕:古代音乐中的两种音律,比喻高雅的音乐或文辞。
  • 一毛轻:比喻微不足道。
  • 襟怀:胸怀。
  • 丘壑:山丘和溪谷,指隐居的地方。
  • 玉田珠树:比喻美好的地方或珍贵的事物。
  • 参错:交错。
  • 灵风:神灵的风,这里指自然的风。
  • 飒晓昏:形容风声在清晨和黄昏时特别响亮。
  • 过客:过往的行人。
  • 啼痕:泪痕。
  • 学士:古代官名,掌管文学撰述。
  • 把书卷:指阅读书籍。
  • 名臣:有名望的大臣。
  • 白公传:关于白公的传记。

翻译

太保的功勋如同刻在鼎上的铭文,高雅的音乐与文辞在他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太保的胸怀寄托在隐居的山丘和溪谷之中,那里的美景如同玉田和珠树交错。 在山丘和溪谷中,神灵的风在清晨和黄昏时特别响亮,过往的行人都会留下泪痕。 将来,学士们阅读书籍时,读到名臣白公的传记,也会感动落泪。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太保的功勋与高雅文辞的微不足道,表达了太保的伟大和超凡脱俗。诗中描绘的丘壑、玉田珠树等意象,展现了太保隐居之地的美好与宁静。最后,诗人预言未来学士读到白公传记时的感动,进一步强调了太保的不朽与影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太保功绩与品格的深情赞颂。

张吉

明江西馀干人,字克修,号翼斋,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 4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