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菊里

· 张穆
独卧江林辙迹稀,清飔离芷愿多违。 正闻啼鸟迎宾至,不忍鸣榔送客归。 黄叶拂波秋作态,墨花盈榻日相依。 桥东更许寻谁过,此别悬悬在钓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独卧:独自躺卧。
  • 江林:江边的树林。
  • 辙迹稀:车辙痕迹稀少,指行人稀少。
  • 清飔:清风。
  • 离芷:离别的香草,比喻离别的情感。
  • 愿多违:愿望常常无法实现。
  • 正闻:正在听到。
  • 啼鸟:鸣叫的鸟儿。
  • 宾至:宾客到来。
  • 鸣榔:敲击船舷,古代送别时的一种仪式。
  • 送客归:送别客人离去。
  • 黄叶拂波:黄色的落叶轻拂水面。
  • 秋作态:秋天的景象。
  • 墨花盈榻:墨迹斑斑,满床都是,形容勤奋写作。
  • 日相依:每日相伴。
  • 桥东:桥的东边。
  • 寻谁过:寻找谁来过访。
  • 此别悬悬:这次离别让人心中挂念。
  • 钓矶:钓鱼时坐的石头,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翻译

独自躺卧在江边的树林中,行人稀少,清风拂过,离别的愿望常常无法实现。正在听到鸟儿的鸣叫,似乎在欢迎宾客的到来,却又不忍心敲击船舷,送别客人离去。黄色的落叶轻拂水面,秋天的景象显得格外动人,墨迹斑斑,满床都是,每日与写作相伴。在桥的东边,我更希望寻找谁来过访,这次离别让人心中挂念,直到我回到隐居的钓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江边树林中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黄叶拂波秋作态”一句,以黄叶轻拂水面的景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韵味,而“墨花盈榻日相依”则展现了诗人勤奋写作的生活状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张穆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敬之。张和弟。正统四年进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参政。有《勿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