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莂公曾宅师刘观复王飞侯屠剑冲夜登滕王阁

角声夜落清波动,月影秋痕摇画栋。 万里烟火乌夜啼,昔日风流成昨梦。 南浦西山自古今,崖添新石江流浸。 行藏欲尽今宵烛,一夕疑人千岁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张莂公: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曾宅师: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刘观复: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王飞侯: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屠剑冲: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 角声:古代军中或宴会时吹奏的乐器声。
  • 画栋:彩绘装饰的栋梁,形容建筑华丽。
  • 南浦西山:指南昌的南浦和西山,是当地的自然景观。
  • 崖添新石:崖壁上新添的石头,暗示时间的变迁。
  • 行藏:行踪,这里指人的一生或一段经历。
  • 千岁心:比喻深远的思考或感慨。

翻译

夜晚,军中的角声渐渐消逝,清波随之波动,月光映照在秋日的痕迹上,摇曳着华丽的画栋。万里之外的烟火如同乌鸦在夜晚啼鸣,往日的风流已成昨日的梦境。南浦和西山自古至今,崖壁上新添的石头见证了江水的冲刷。今夜的烛光似乎要燃尽一生的行踪,一夜之间,仿佛经历了千年的心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夜晚与友人登上滕王阁时的深情与感慨。通过“角声夜落”、“月影秋痕”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万里烟火乌夜啼”与“昔日风流成昨梦”对比了现实的遥远与过去的繁华,表达了时光流转、往事如烟的哀愁。结尾的“行藏欲尽今宵烛,一夕疑人千岁心”则深刻地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历史长河的沉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梁朝钟

梁朝钟,字未央,号车匿。番禺人。幼孤,依舅氏霍子衡。倜傥不羁,豪气自举。好读书,善文词,喜谈论,性不能容人,虽尊贵亦不可屈。曾师事道独禅师,两广总督熊文灿延为子师。明思宗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举人,明年中进士乙榜。清军入关,南明福王、唐王继立,徵之,均谢去。其后苏观生等于广州拥立绍武政权,授朝钟翰林院检讨,兼兵科给事中,寻授国子监祭酒,上疏拜辞,改授国子监司业。明唐王隆武二年(一六四六)十二月十五日,广州陷。十六日,朝钟从容整冠带,北面成礼,复拜家庙,屏家人,赴池水浅不能没,邻人救之。其仆继至,扶起于屋之东廊,覆之长被,少更苏。清兵入室,叱令薙发。朝钟大骂,被三刃而死,年四十四岁。族人以衣冠葬于其乡番禺员冈。有《辅法录》、《家礼补笺》、《日纪录》、《喻园集》。《明史》卷二七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五均有传;另门人王鸣雷撰有《梁朝钟传》,黄佛颐撰有《明赠礼部尚书国子监司业谥文贞梁公朝钟传》,见《广东丛书·喻园集》卷首。梁朝钟诗,存于《喻园集》,书共四卷,前三卷为文,第四卷为诗。民国三十年《广东丛书》影印除氏南州楼藏顺治番禺员冈刻本,今以该丛书本为底本,校以选本《粤东诗海》所选诗。 ► 1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