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明皇贵妃对奕图

· 张弼
深院纹楸对玉环,三郎用智失防闲。 争边不识潼关险,得路焉知蜀道难。 对面雌雄奚待决,转头成败实相关。 当时一著输几处,不料胡儿冷眼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纹楸(wén qiū):指棋盘,古代棋盘多用楸木制成,故称。
  • 三郎:指唐玄宗李隆基,因其排行第三,故称三郎。
  • 防闲:防备和限制。
  • 争边:指在棋局中争夺边角之地。
  • 潼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是古代军事要塞。
  • 蜀道:指通往四川的道路,因其险峻而著名。
  • 雌雄:比喻胜负、高低。
  • 转头:比喻时间极短。
  • 一著:指棋局中的一步棋。
  • 胡儿:指外族人,这里可能指安禄山等叛乱的胡人。

翻译

在深邃的院子里,棋盘对面坐着杨贵妃,唐玄宗李隆基用智谋却未能防备周全。他们在棋局中争夺边角,却不知潼关的险要,得胜之路又怎知蜀道的艰难。面对面的胜负无需等待决定,转瞬之间成败就已相关。当时一步棋输了多处,没想到外族人正冷眼旁观。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对弈的场景,隐喻了唐朝的兴衰和外患。诗中“争边不识潼关险,得路焉知蜀道难”巧妙地将棋局与国家大事相联系,暗示了唐玄宗在政治上的短视和失误。最后两句“当时一著输几处,不料胡儿冷眼看”则直接点明了唐朝因内政不修而招致外患的悲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