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行
老罗索书如索租,日日往返劳仆夫。
长儿又来拜床下,举头怒气如于菟。
又道去年书未了,今年作书须及早。
明日归舟发潞河,南北天涯人渺渺。
嗟予正坐案牍忙,夜归秉烛清风堂。
磨墨数斗试一扫,蛇蚓虬蟠污麦光。
老罗取去空自重,买薪博菜浑无用。
不如烂醉江南春,百年随处华胥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索书:请求书写。
- 仆夫:仆人。
- 于菟(yú tú):古代传说中的怪兽,这里形容怒气很大。
- 潞河:地名,今属北京。
- 案牍:公文。
- 秉烛:手持蜡烛,意指夜晚工作。
- 清风堂:可能是作者的书房名。
- 蛇蚓虬蟳:形容字迹潦草。
- 麦光:纸张名。
- 华胥梦:指美好的梦境,出自《列子·黄帝》。
翻译
老罗请求我写字就像催租一样,每天来回奔波让仆人劳累。我的大儿子又来到床前拜见,抬头时怒气冲冲,像极了传说中的怪兽于菟。他还提醒我去年答应的书还没写完,今年必须抓紧时间早点写。明天他的船就要从潞河出发,向南向北,天涯海角,人影渺茫。
我叹息自己因为忙于公文,晚上回家后还要在清风堂点着蜡烛工作。我磨了数斗墨,试着挥毫泼墨,但字迹潦草,如同蛇蚓虬蟠,玷污了上好的麦光纸。老罗拿走了这些字,自以为很重,但实际上买柴换菜都用不上。还不如在江南春光中烂醉一场,百年的时光随处都是美好的梦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因公务繁忙而难以满足友人老罗索书的请求,以及对此的无奈和自嘲。诗中通过“索书如索租”、“夜归秉烛”等生动细节,展现了作者的忙碌生活和内心的疲惫。结尾的“不如烂醉江南春”则透露出一种逃避现实、向往自由的情感。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