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士贤

· 张弼
江阴故人徐荆州,平生经略富才猷。作官州县才少试,巳有声华迈辈流。 我思璧水西堂夜,历指□修希□驾。辘轳名场二十年,绿发光阴不容借。 书来问我勾漏砂,古人此事诚虚华。不如阅今古亿万□,屈伸变化犹龙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阴:地名,今江苏省江阴市。
  • 故人:老朋友。
  • 徐荆州:人名,徐士贤的别称。
  • 平生:一生。
  • 经略:筹划,治理。
  • :丰富。
  • 才猷:才智和谋略。
  • 州县:地方行政区划。
  • 声华:声誉和荣耀。
  • 辈流:同辈人。
  • 璧水:地名,指璧山县,今重庆市璧山区。
  • 西堂:西边的房间。
  • 历指:逐一指出。
  • 修希:修,修养;希,希望。
  • :驾驭,引申为达到。
  • 辘轳:古代提水工具,比喻为名利的追逐。
  • 名场:科举考试的场所,也指官场。
  • 勾漏砂:古代道家炼丹术语,指炼丹的原料。
  • 虚华:虚幻的荣耀。
  • :经历,观察。
  • 屈伸:弯曲和伸展,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
  • 龙蛇:比喻英雄豪杰。

翻译

江阴的老朋友徐荆州,一生筹划治理,才智丰富。在州县任职只是小试牛刀,已经声誉超越同辈。 我怀念在璧水西堂的夜晚,逐一指出修养的希望,希望你能达到。在名利的追逐中度过了二十年,绿发的光阴不容许再拖延。 你来信问我关于勾漏砂的事,古人对此事的追求实在是虚幻的荣耀。不如去经历和观察古今亿万的变化,人生的起伏就像龙蛇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张弼写给他的老朋友徐士贤的,诗中表达了对徐士贤才华的赞赏以及对过去共同经历的怀念。诗人通过对比徐士贤在官场的成就和自己在名场上的经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变化的深刻认识。诗中“辘轳名场二十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追逐,而“不如阅今古亿万□,屈伸变化犹龙蛇”则显示了诗人对人生起伏变化的深刻理解和超脱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