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狱思母八首依前韵

踰八高龄古更希,赭衣泪渍似斑衣。 臂呼心动悲离膝,目极情疑恐下机。 重巽钿容亲是觐,阳光定照命相依。 寄声色养糟糠妇,莫向尊亲怅不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踰八:超过八十岁。
  • 赭衣:古代囚犯所穿的赤褐色衣服,这里指囚犯。
  • 斑衣:指孝服。
  • 臂呼心动:手臂挥动,心有所感。
  • 目极情疑:目光所及,情感上有所疑惑。
  • 重巽:重复的谦逊,这里可能指反复的谦卑请求。
  • 钿容:美丽的容颜。
  • :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
  • 阳光定照:阳光普照,比喻命运的安排。
  • 色养:以美好的容颜和态度来养育。
  • 糟糠妇:指贫贱时的妻子。
  • 尊亲:尊敬的父母。
  • 怅不归:因不能归来而感到惆怅。

翻译

母亲已超过八十岁,高龄在古代更是稀少,我身着囚衣,泪水浸湿了衣服,如同穿着孝服。 手臂挥动,心有所感,悲痛地离开了母亲的膝下,目光所及,情感上有所疑惑,恐怕母亲会下机(织布机)。 我反复谦卑地请求,希望能亲自朝见母亲那美丽的容颜,阳光普照,我相信命运会让我们相依为命。 寄语我那以美好容颜和态度养育我的糟糠之妻,不要向尊敬的父母表达因我不能归来而感到的惆怅。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狱中对高龄母亲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忧虑。诗中,“赭衣泪渍似斑衣”一句,巧妙地将囚衣与孝服相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和对母亲的孝心。后文通过对母亲可能的反应的猜测,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最后,作者寄语妻子,希望她能理解并安慰父母,展现了作者对家庭的深情和对责任的担当。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诗人张国维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张国维

明浙江东阳人,字九一,号玉笥。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崇祯初擢刑科给事中,劾罢阉党副都御史杨所修等,尝谏帝“求治太锐,综核太严”。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以农民军势盛,请割安庆等府,另设巡抚。后代陈新甲为兵部尚书。十六年,以清兵入畿辅,下狱,旋得释。命赴江南练兵输饷。南都陷,请鲁王监国,任兵部尚书,督师江上。还守东阳,兵败投水死。有《吴中水利书》、《张忠敏公遗集》。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