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大将军征蛮

· 张穆
羽檄下云中,丛岩鼯鼠躬。 书生弃椽笔,慷慨事雕弓。 幕府屈群策,志士饶如熊。 采旗捲朝露,猎猎飘英风。 扬舲坐箫鼓,恍与江神同。 将军不嗜杀,善胜不在攻。 会见平蛮日,争罗拜令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羽檄:古代用于紧急军事文书的羽毛标志,表示紧急。
  • 云中:地名,泛指边疆地区。
  • 丛岩:密集的山岩。
  • 鼯鼠:一种生活在山林中的小动物。
  • :亲自。
  • 椽笔:指文人的笔,比喻文才。
  • 雕弓:装饰精美的弓,这里指武力。
  • 幕府:将军的办公处所。
  • 屈群策:指将军能够听取并采纳众人的策略。
  • 饶如熊:比喻勇猛有力。
  • 采旗:军旗。
  • 猎猎:形容旗帜飘扬的声音。
  • 英风:英勇的风貌。
  • 扬舲:扬帆。
  • 江神:江河的神灵。
  • 嗜杀:喜欢杀戮。
  • 善胜:善于取胜。
  • 令公:对将军的尊称。

翻译

紧急的军事文书从边疆传来,我在密集的山岩间亲自观察着鼯鼠的动态。 我这个书生放下了笔,毅然决然地拿起雕弓,投身于战场。 将军的幕府中,他能够听取并采纳众人的策略,志士们勇猛如熊。 军旗在朝露中飘扬,发出猎猎声响,展现出英勇的风貌。 我们扬帆起航,伴随着箫鼓之声,仿佛与江神同行。 将军并不喜欢杀戮,他善于取胜,而不在于攻势的猛烈。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在平定蛮族的胜利之日,争相罗拜尊敬的将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书生弃文从武,投身于征蛮战争的场景。诗中,“羽檄下云中”一句,即刻营造出紧张的战争氛围。随后,通过“书生弃椽笔,慷慨事雕弓”展现了主人公的转变与决心。诗中对将军的描写充满敬意,如“幕府屈群策”和“将军不嗜杀”,强调了将军的智慧与仁德。结尾的“争罗拜令公”则预示了胜利后的尊崇与荣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战争与英雄的复杂情感。

张穆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敬之。张和弟。正统四年进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参政。有《勿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