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槿艳不耐风,松坚不籍雨。 人生几变更,迅电讵入土。 毋为大行獶,轻试自伤努。 刍狗爱岂终,巴蛇以象取。 为乐自有初,北门亦何窭。 饥屑药为糇,渴饮木为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槿(jǐn):木槿,一种植物,花期短暂。
  • (jí):依赖。
  • (jù):岂,怎么。
  • (náo):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此处比喻贪婪或愚蠢的行为。
  • 刍狗(chú gǒu):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比喻无用之物。
  • 巴蛇(bā shé):古代传说中的大蛇,比喻贪婪。
  • (jù):贫穷。
  • (hóu):干粮。
  • (rǔ):此处指饮料。

翻译

木槿花虽然艳丽,却经不起风的吹拂;松树坚固,不依赖雨水的滋润。人生经历多少变迁,迅疾如电的光阴怎能深入土壤。不要做出愚蠢贪婪的行为,轻易尝试只会自伤其力。草扎的狗虽然被爱,但终究是无用之物,巴蛇因其贪婪而取象。为了快乐,自有其开始,即使身处北门也未必贫穷。饥饿时将药磨成干粮,口渴时饮水如同饮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木槿与松树的不同特性,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坚韧。诗中“人生几变更,迅电讵入土”表达了时间流逝的迅速与人生的多变,警示人们不要做出愚蠢的行为。后文通过“刍狗”与“巴蛇”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贪婪与无用的主题。最后,诗人提出即使在困境中,也应寻找快乐,保持生活的坚韧与乐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含哲理。

梁以壮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 3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