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司成寄太学进脩录

· 张弼
太学新刊进脩录,老夫三读仰儒宗。 挽回太古淳庞气,扫退如今轧茁风。 白玉堂前春浩浩,黄金台下月溶溶。 更芟枝叶寻根本,围棘中间见晦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学:古代官立的高等学府,相当于现代的国立大学。
  • 进脩录:指记录进修学习内容的书籍或文献。
  • 儒宗:儒家学派的宗师,这里指儒家经典。
  • 淳庞:淳朴宽厚。
  • 轧茁:形容事物生长迅速,这里比喻不良风气。
  • 白玉堂:指宫廷中的学府或讲学的地方。
  • 黄金台:古代传说中的讲学地点,象征学问的高贵。
  • 芟枝叶:修剪树枝和叶子,比喻去除不必要的部分,保留根本。
  • 晦翁:指隐居的学者,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或他尊敬的学者。

翻译

太学新编的进修记录,我这个老者已经读了三遍,对儒家经典深感敬仰。 这书试图恢复古代淳朴宽厚的风气,扫除当下迅速蔓延的不良风气。 在白玉堂前,春意盎然,黄金台下,月光如水。 更应修剪掉多余的枝叶,寻找学问的根本,在围棘之中见到隐居的学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儒家经典的深厚敬仰,以及对古代淳朴风气的向往和对当下不良风气的批判。通过对比“白玉堂”与“黄金台”的春光与月光,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最后,作者强调了深入学问的根本,去除表面繁杂,追求真正的学问精髓。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学问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