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流水歌三叠其三

残月宝刀白,微霜陇树黄。 笛中闻折柳,那得不思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陇头:指陇山之巅,陇山位于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交界处。
  • 流水歌三叠:古代的一种曲调,三叠指歌曲重复三次。
  • 残月:指月亮的残缺部分,即月末或月初的月亮。
  • 宝刀:指锋利的刀剑。
  • 微霜:指轻微的霜冻。
  • 陇树:指陇山上的树木。
  • 折柳:古代一种送别的习俗,折柳枝作为离别的象征。
  • 思乡:思念家乡。

翻译

残缺的月亮映照着锋利的宝刀,发出银白色的光芒, 轻微的霜冻覆盖着陇山上的树木,树叶泛起黄色。 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柳的曲调, 这样的情景,怎能不让人思念远方的家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陇山之巅的夜景,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诗中“残月宝刀白,微霜陇树黄”以对仗工整的句式,描绘了月光下的宝刀和霜降后的树木,形成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后两句“笛中闻折柳,那得不思乡”则巧妙地运用了折柳这一传统意象,通过笛声传达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张时彻

明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嘉靖二年进士。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五十三岁罢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