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提学侍御司马通伯

· 张弼
麟去无踪老凤喑,寥寥谁和紫阳琴。 丹心自许乾坤识,白发何愁岁月侵。 柏府霜寒秋烈烈,杏坛风暖昼沈沈。 扁舟不弃张翰醉,一泊松江话古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麟去无踪:比喻贤人去世,踪迹难寻。
  • 老凤喑:老凤,指年老的凤凰,比喻贤者;喑,沉默不语。
  • 紫阳琴:紫阳,指紫阳山,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琴,指音乐,这里比喻高雅的文化或思想。
  • 丹心:忠诚的心。
  • 乾坤:天地,比喻世界或宇宙。
  • 柏府:指古代官府,因常用柏树装饰而得名。
  • 杏坛:指讲学的地方,源自孔子讲学的杏树下。
  • 扁舟:小船。
  • 张翰: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以放荡不羁著称。
  • 松江:地名,位于今上海市。

翻译

贤人已逝,踪迹难寻,老去的贤者沉默不语,谁能与我共和那高雅的紫阳琴声? 我忠诚的心自知天地可鉴,白发虽生,岁月又何惧侵蚀。 官府中霜寒烈烈,秋意正浓,讲学之地风暖日长,昼夜沉沉。 我愿乘小舟,不弃张翰般的醉意,一泊松江,与古今对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贤者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忠诚不渝的信念的坚持。诗中,“麟去无踪老凤喑”描绘了贤者离世的凄凉景象,而“丹心自许乾坤识”则彰显了诗人的坚定与自信。末句“扁舟不弃张翰醉,一泊松江话古今”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愿与古今贤人对话的豁达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追求。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