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阮生叹广武,陶子咏荆轲。 岂知达士怀,感慨更繁多。 饮酣匪甘放,身窭匪术疏。 冥鸿游四海,所畏在虞罗。 高车与驷马,不如南山阿。 时议徒纷纭,其如圭璋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阮生:指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以放达不羁著称。
  • 广武:地名,阮籍曾在此叹息世事无常。
  • 陶子:指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隐逸诗人。
  • 荆轲:战国时期著名刺客,陶渊明有《咏荆轲》一诗。
  • 达士:通达事理的人。
  • 饮酣:饮酒到畅快的状态。
  • :非,不是。
  • 甘放:甘愿放纵。
  • 身窭:生活贫困。
  • 术疏:技艺不精。
  • 冥鸿:高飞的鸿雁,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 虞罗:指猎人的网罗,比喻世间的束缚。
  • 高车驷马:指豪华的车马,比喻显赫的地位。
  • 南山阿:南山之侧,指隐居之地。
  • 时议:时人的议论。
  • 圭璋:古代贵重的玉器,比喻高尚的品德。

翻译

阮籍在广武叹息,陶渊明咏叹荆轲。 哪知通达之人的心中,感慨更是繁多。 畅饮并非甘愿放纵,生活贫困并非技艺不精。 高飞的鸿雁游遍四海,所畏惧的只是世间的束缚。 豪华的车马,不如隐居在南山之侧。 时人的议论徒劳无益,高尚的品德又如何能被理解。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阮籍和陶渊明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达士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诗中,“冥鸿游四海,所畏在虞罗”一句,以高飞的鸿雁比喻志向高远的人,同时指出他们所畏惧的并非外在的困难,而是世间的束缚。最后两句“时议徒纷纭,其如圭璋何”,则表达了作者对时人浅薄议论的不屑,以及对高尚品德的珍视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越。

梁有誉

明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有诗名。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杜门读书,虽大吏至,亦不出见。卒年三十六。有《兰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