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赏铜丝灯

· 张弼
太平京国万家灯,东巷徐家最有名。 金网漏光华月小,绣幡拖影綵云轻。 尊前何用蛾眉舞,笔底能令鬼胆惊。 试问去年同赏者,天涯星散不胜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铜丝灯:一种用铜丝编织成的灯笼,通常用于装饰或照明。
  • 金网漏光:形容灯笼上的金属网状装饰透出微弱的光线。
  • 华月小:指月亮显得较小,可能是因为灯光的对比。
  • 绣幡:绣有图案的旗帜。
  • 綵云轻:形容绣幡上的图案像轻飘的彩云。
  • 尊前:在宴席或正式场合前。
  • 蛾眉舞:指女子轻柔的舞蹈,蛾眉形容女子细长的眉毛。
  • 笔底能令鬼胆惊:形容书法或绘画技艺高超,足以使鬼神都感到惊恐。
  • 天涯星散:形容人们分散在遥远的地方。

翻译

在这太平的京城中,万家灯火辉煌,东巷的徐家灯笼最为有名。铜丝灯笼上的金网透出微弱的光,月色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朦胧。绣有图案的旗帜轻轻飘扬,如同轻盈的彩云。在这样的场合,无需女子轻柔的舞蹈,因为笔下的书画技艺已经足以震撼人心。试问去年一同赏灯的人,如今已分散在天涯海角,不禁让人感慨万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京城夜晚的繁华景象,特别聚焦于徐家著名的铜丝灯。诗中通过对比灯光与月色,以及绣幡与彩云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既华丽又梦幻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去年的赏灯情景与现今的分散,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分散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真挚。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