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堤

澹烟疏柳过隋中,廿四桥边一笛风。 游女但知怀锦缆,行人何处问青宫。 宣华有泪终成沼,剪綵无情似落枫。 独忆词臣频欲吊,薛卿鱼藻是文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澹烟:淡薄的烟雾。
  • 廿四桥:指扬州的二十四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
  • 锦缆:华美的缆绳,这里指游船。
  • 青宫:古代东宫,即太子居住的地方。
  • 宣华:指宣华苑,是隋炀帝的园林。
  • 剪綵:剪彩,指剪彩仪式,这里比喻短暂的美好。
  • 词臣:指文学侍从之臣,即宫廷中的文官。
  • 薛卿鱼藻:指薛稷,唐代文学家,鱼藻是他的字。

翻译

淡薄的烟雾和稀疏的柳树穿过隋朝的中心,在二十四桥边,一阵笛声随风飘扬。游船上的女子只知道怀念华美的缆绳,而行人又该去哪里询问太子的消息呢?宣华苑的泪水最终汇成了池沼,剪彩仪式的无情就像落下的枫叶。独自回忆起那些文学侍从之臣,他们常常想要吊唁,而薛稷的文采却似乎因为贫穷而受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隋朝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衰败的感慨。诗中“澹烟疏柳”与“廿四桥边一笛风”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而优美的意境,而“游女但知怀锦缆,行人何处问青宫”则巧妙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们的迷茫。后两句通过对宣华苑和剪彩仪式的比喻,进一步抒发了对逝去辉煌的哀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艺术表达。

梁以壮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 362篇诗文

梁以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