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石

· 朱熹
百尺楼台九叠山,个中风景脱尘寰。 危亭势枕苍霞古,灵石香沾碧藓斑。 佳景每因劳企仰,胜游未及费跻攀。 何当酬却诗书债,遂我浮生半日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石:指有灵性的石头。
  • 尘寰(huán):人世间。
  • 危亭:高亭。
  • 跻攀(jī pān):攀登。

翻译

百尺高的楼台靠着九叠的山峦,这里面的风景超脱人世之间。高亭的态势依傍着古老的苍霞,有灵性的石头沾染着青碧的苔藓斑痕。美好的景色常常因为费力企望而得见,胜美的游览还没来得及费力去攀登。什么时候能偿还完诗书的债务,满足我这浮生半天的空闲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游灵石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楼台、山峦、危亭、灵石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中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因事务繁忙不能尽情游览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渴望。最后一句“何当酬却诗书债,遂我浮生半日闲”更是直白地抒发了这种情感,使整首诗在优美的景物描写中又带有一些对生活的思考,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