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安道杨仪之二漕劝农有诗次韵二首

· 朱熹
并峙双台峻,分驰四牡闲。 共欣膏脉润,未要粉泥乾。 诗律何妨细,欢情岂遂阑。 新畬行可问,载酒想同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利用水道转运粮食。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双台:此处应指两座高台。
  • 四牡:指驾车的四匹雄马。
  • 膏脉:肥沃的土壤。
  • 新畬(shē):新开垦的田地。

翻译

两座高台并立很是险峻,四匹雄马分别奔驰显得很悠闲。一起欣喜肥沃的土壤湿润,不等到粉泥变干。诗的格律不妨细致一些,欢乐的情感哪会就这么停止。新开垦的田地情况可以去询问,带着酒真想一同去看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劝农时的场景和氛围。诗中通过描写高台、骏马等景象,展现出一种宏阔又闲适的意境。对于土壤的肥沃湿润表达出欢喜,也体现出对农事的关注。提到诗律和欢情,展现了作者对于诗歌创作和生活情趣的态度。最后表达对新田地的关心以及想一同前去查看的愿望,体现出对农事活动的积极参与和对土地的热爱之情。整体语言自然流畅,意境质朴清新,既写出了具体的景象,又蕴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考。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