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州杂咏八首

金银高挽髻边堆,称体蓝衫窄袖裁。 非出城边吸江水,定从溪上浣纱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循州:古代州名,隋开皇十年(590 年)置,治所在归善县(今广东惠州市东北)。
  • 挽髻:梳理发髻。
  • 称体:合身。
  • 浣纱:本义指洗衣服。在古代,常用来指代在河边洗衣服的女子,尤其是西施浣纱的典故广为人知,后“浣纱”也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的女子和其勤劳的品质以及纯洁的爱情。(“浣”读音:huàn)

翻译

女子们将金银首饰高高地挽在发髻边堆积着,身上穿着合身的蓝色衣衫,衣袖窄窄的,裁剪得很合适。她们若不是到城边去吸水,那一定是从溪边浣纱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循州当地女子的形象和生活场景。诗中通过对女子们的服饰和行为的描写,展现了她们的美丽和勤劳。首句“金银高挽髻边堆,称体蓝衫窄袖裁”,细致地刻画了女子们的装扮,突出了她们的精致和时尚。末句“非出城边吸江水,定从溪上浣纱回”,则通过猜测她们的去向,表现出她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生动地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