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马博士奉使还朝四首

马卿元自赋凌云,父老新传谕蜀文。 侍从惯衔仙掌露,金茎还拟奉明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马卿:此处指姓马的人,诗中指马博士。
  • 赋凌云:指写出有高超才华的文章(凌 líng 云:引申为具有高超的才华)。
  • 谕蜀文:汉景帝末年,文翁为蜀郡太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文翁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一种荣誉和官职)。数年,蜀地教化大行,蜀民大悦。后遂以"谕蜀文"喻示帝王文德广被。
  • 侍从:指随侍帝王或尊长左右。
  • 仙掌露:汉武帝为求长生,在神明台上做铜仙人掌承露盘,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后称皇帝所饮之甘露为仙掌露。这里用于形容侍从的高贵地位。
  • 金茎: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

翻译

马博士您原本就有写出高超文章的才华,乡亲父老们近来传颂着您如同文翁一般的谕蜀好文。作为皇帝的侍从,您习惯了享用着如同仙露般的恩宠,那擎承露盘的铜柱还打算供奉给圣明的君主。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马博士的才华和功绩。首句称赞马博士的文学才华,用“赋凌云”来形容其文章的高超。次句通过“父老新传谕蜀文”,表现了马博士的政绩得到了民众的认可和传颂,将他与文翁相提并论,突出了他的教化之功。后两句则描述了马博士作为侍从的高贵地位,以及他对君主的忠诚和奉献。整首诗语言优美,用典恰当,既体现了对马博士的赞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功成名就的期望。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