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万讱

· 刘崧
家住云亭河水东,乱来门巷往还空。 避时犹拟寻秦洞,献赋虚怀谒汉宫。 松坞乍晴乌啄雪,桑林欲暮鸟呼风。 感君晏岁能相顾,尊酒谁知寂寞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rèn):说话谨慎。
  • 云亭:高耸入云的亭子,这里可能指作者居住的地方富有诗意或地势较高。
  • :战乱、社会动荡。
  • 往还空:来往的人很少,形容冷清。
  • 秦洞:传说中秦始皇避难的山洞,这里借指躲避战乱的地方。
  • 献赋:向皇帝进献辞赋,以谋求官职或展示才华。
  • (yè):拜见。
  • (wù):防卫用的小堡,这里指山间平地。
  • 啄雪:形容鸟啄地面仿佛啄雪一般,强调动作。

翻译

我家住在云亭那河水的东岸,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街巷中往来的人稀少空荡。为躲避时乱还打算去寻找像秦洞那样的安身之所,怀着向汉宫献赋的心思,却只是徒有其志。 松林中的平地刚刚放晴,乌鸦啄地好似啄雪一般,桑树林快到傍晚时鸟儿鸣叫着似在呼唤着风。感激你在这一年将尽的时候还能来探望我,谁知道这杯酒中蕴含着我们共同的寂寞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动荡时代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首联通过描述家住之地的冷清,反映出战乱带来的影响。颔联表达了作者想要躲避战乱以及希望能施展才华的愿望,但又深知实现的艰难。颈联以自然景象烘托出一种寂寥的氛围。尾联则体现了作者对友人在岁末探望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道出了两人内心的寂寞。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既反映了时代的苦难,又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在困境中的情谊。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