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秋日

六月长沙早见秋,凉风吹雨暮飕飕。 不忧卑湿能为患,稍喜炎蒸欲解雠。 贾傅庙荒侵薜荔,屈原沙冷叫钩辀。 南来未觉江湖远,对此令人动别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卑湿:(bēi shī)地势低下潮湿。
  • 炎蒸:炎热。
  • (chóu):同“仇”,此处指暑气这个“仇敌”,即缓解暑热。
  • 贾傅庙:贾谊的祠庙。贾谊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故世称贾傅。
  • 薜荔(bì lì):一种蔓生植物。
  • 屈原沙:相传为屈原投江的地方。
  • 钩辀(gōu zhōu):形容鸟鸣声。

翻译

六月的长沙早早地就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凉爽的风吹着雨,傍晚时分风声飕飕作响。 不担心地势低下潮湿会带来病患,稍感欣喜的是炎热的暑气将要得到缓解。 贾谊的祠庙荒凉,被薜荔所侵占;屈原投江的沙滩清冷,只听见鸟儿钩辀的叫声。 从南方来到这里,没觉得江湖遥远,但面对此景却让人产生了别样的离愁别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沙早秋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感受。诗的首联通过“早见秋”“凉风吹雨暮飕飕”,写出了长沙早秋的凉爽和雨景。颔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卑湿之地不会致病的安心以及对炎蒸暑气将缓解的喜悦。颈联通过描写贾傅庙的荒凉和屈原沙的清冷,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孤寂感。尾联则在前文写景的基础上,抒发了诗人的离愁别绪,虽然此地的景色并未让诗人觉得远离江湖,但却触动了他内心的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描绘了长沙的景色,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一种深沉、悠远的感受。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