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袁州分司壁

槐阴柏影几屏间,倒映池盆石假山。 深院无尘人罕到,苍苔有迹鸟初还。 薰风幸解吾民愠,客子聊乘此日閒。 向晚诗成谁和者,粉墙题处墨斑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袁州:古州名,治所在今江西宜春。
  • 分司:官名,这里指袁州分司的办公场所。
  • (píng):遮挡用的家具,这里指屏风。
  • (hǎn):稀少。
  • 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 (yùn):怨恨,恼怒。
  • 客子:旅居他乡的人,这里是诗人自指。
  • (xián):同“闲”,悠闲。

翻译

槐树和柏树的影子落在几扇屏风之间,倒映在池盆中的石假山上。深深的庭院没有尘土,很少有人来到这里,绿色的苔藓上有痕迹,鸟儿刚刚飞回。温暖的风幸好能消解百姓的怨恨,我这旅居之人姑且趁着这一日的悠闲。临近傍晚诗写成了,有谁来和诗呢?粉墙上题诗的地方墨痕斑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袁州分司壁处的清幽景致以及诗人在此地的闲适心境。首联通过描写槐阴柏影倒映在池盆石假山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颔联进一步强调庭院的深幽和少有人至,只有苍苔上的鸟迹显示出一丝生机。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薰风消解百姓怨恨的庆幸,以及自己享受这片刻悠闲的心情。尾联以诗成无人和的情景,以及粉墙上的墨斑,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寂寥之感。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在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复杂情感。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