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伊吾:象声词,读书声。读作(yī wú)
- 闾(lǘ)里:古代城镇中有围墙的住宅区,借指平民百姓聚居的地方。
- 仰止:仰慕,向往。
翻译
柴门正对着青葱的山峦,茅屋俯视着潺潺的流水。 夜晚我读书声不断无法入眠,寒灯里的灯花坠落呈现红色。 名声有朝一日得以远扬,车马使乡里都为之惊动。 书台在凄凉的暮烟中,过往的行人依然对其敬仰向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勤奋读书的人物形象。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柴门、青山、茅屋、流水,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伊吾夜无眠,寒灯堕红蕊”表现了主人公刻苦读书的情景,夜晚的读书声和坠落的灯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声名一朝振,车马动闾里”则描绘了他名声大振后所带来的影响。最后两句以书台在暮烟中的景象和过客的仰止,进一步烘托出主人公的不凡。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洁,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勤奋努力和取得成就的赞美。
刘炳
元明间江西鄱阳人,字彦炳。元顺帝至正中,从军于浙。元末诣朱元璋,献书言事。平江西,授中书典签。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旋以病告归,年六十九卒。工诗,有《春雨轩集》。
► 369篇诗文
刘炳的其他作品
- 《 赋牡丹柬刘子雍昆季并呈黄景昂程伯羽 》 —— [ 明 ] 刘炳
- 《 汉之季哀故御史余公阙守舒城死节而作 》 —— [ 明 ] 刘炳
- 《 百哀诗 其三十二 徐诚中 》 —— [ 明 ] 刘炳
- 《 虞美人 · 重游三山感旧 》 —— [ 明 ] 刘炳
- 《 百哀诗 其二 西平沐公 》 —— [ 明 ] 刘炳
- 《 百哀诗 其十七 徐彦亨 》 —— [ 明 ] 刘炳
- 《 赋清华堂诗 》 —— [ 明 ] 刘炳
- 《 春草碧芜城怀古 》 —— [ 明 ] 刘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