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赋得:古人诗体名,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此指奉命作此诗。 宿雾:隔夜的雾气。 遣:使,让。
翻译
在山头虚度过后,隔夜的雾气渐渐消散,夜里的风雨报告着新秋的到来。台阶前的流水深有三尺,使得渔人无法系住钓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新秋时节的景象。首句写宿雾消散,暗示时间的推移;次句的风雨报秋,给人以季节变化的感受。后两句通过流水深三尺,渔人无法系钓舟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秋雨之后水流的变化。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现出初秋时节的特有氛围。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十二月十日晚同吟所郭光辈奉陪溪南隐君与其诸郎群从观舍傍蔬畦仍出山后临眺江上周览林麓追念旧游抚余羁怀益深感慕因赋五言近体六诗柬同游诸君亦以识嘉会也 》 —— [ 明 ] 刘崧
- 《 子彦弟相寻至山左复同至潭上观岩溜 》 —— [ 明 ] 刘崧
- 《 秋日同旷掾史诸友会饮文溪道院时王子启不果至分韵得深字 》 —— [ 明 ] 刘崧
- 《 过桐陵杨公平别业不遇 》 —— [ 明 ] 刘崧
- 《 赋秋水送友人之豫章 》 —— [ 明 ] 刘崧
- 《 承旷维宁寄诗并惠茶纻依韵奉答 》 —— [ 明 ] 刘崧
- 《 题一镜亭 》 —— [ 明 ] 刘崧
- 《 别王子让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