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珠行
注释
- 杳(yǎo):遥远。
- 蜃(shèn):大蛤蜊。
- 木难:一种宝珠。
- 照乘:光亮能照明车乘之珠。
- 紫宸(chén):宫殿名,唐宋时为天子所居。
- 西子:西施。
- 静摄:帝王不亲理事务。
- 昭阳殿:汉宫殿名。
- 宁夏:地区名。
- 碧蹄:碧蹄馆,地名。
- 貂珥(diāo ěr):貂,貂尾;珥,插耳饰。
- 鲸鲵(jīng ní):比喻凶恶的敌人。
- 琛(chēn)佩:琛,珍宝;佩,玉佩。
- 璠玙(fán yú):美玉。
- 筐篚(kuāng fěi):盛物竹器。
- 卞璞(biàn pú):春秋楚人卞和所得的璞玉。
翻译
天空向西北倾斜到极致,大地更延伸到东南尽头。洪水波涛遥远没有边际,山岳耸立撼动前面的山峦。云气蒸腾彩霞如同大蛤蜊,珍珠凝结露水光芒蕴含其中。珍珠的光芒凄惨暗淡浮现在天边尽头,明亮地映照在罗浮山上的月亮上。不羡慕秦庭有宝珠木难,梁王的照乘珠何必出现。超出疆界久已与翡翠同等珍贵,近在咫尺的天空高远应难以到达。有道的当今帝王统治紫宸殿,后宫的西施们多在仿效皱眉。装饰珍宝的香车浮现如仙鹤之辈,五色的流苏绚烂如同彩云。汉武帝杨广不再被提起。自从帝王在昭阳殿不亲理事务后,百官很少能见到君王的面容。在宁夏刚刚收获奏捷的功劳,又报说在碧蹄馆有徒然的血战。普天下没有官吏全都去征伐,几年间江南出现饥疫。去年南方的农田庄稼刚刚成熟,良家六郡被调去西征。男子啼哭女子哭泣在关山分别,谁能持一剑回应一生。今年就下达采珠的诏令,达官贵人头戴貂尾插着耳饰从承明殿出来。亲自捧着诏书一尺文书,长期攻破千万敌船。不让州县为豺狼所苦,怎忍生灵被当作鱼肉。更有楼船驶出六洋,很像龙骧将军攻下二蜀。采珠又采珠,古今的意思有何不同。圣明的君主舍弃珍宝玉佩,把美玉看成瓦砾。遗弃珍珠在沧海,谁为珊瑚哭泣。一旦得以满足装入筐篚,随地方进献使帝王喜悦。秦殿怎能承受忧愁翠环,汉宫也许推出发簪耳饰。怀抱玉璞怎能不生卞和之悲,投出珍珠虚拟孟尝君的羞愧。采珠又采珠,哪里用得着采珠的行为。书生感激当前的事,寸笔姑且用来歌颂圣明。东南百姓忧患都尽,愿能带着珍珠进入京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采珠这一行为所涉及的诸多方面,包括自然景象、历史典故、社会现实等。诗中通过对珍珠采集和相关事件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如战争、饥疫、百姓的苦难,同时也对统治者的一些行为进行了批判,如对珍宝的态度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比喻,如将云气彩霞比作大蛤蜊,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整体上,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既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也体现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