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行

唯昔巢父,逃颍之湄。代庖有诮,天下何为。 唯周公旦,叔父是尊。孺子不利,二叔流言。 傲象焚廪,瞽叟灭亲。虽有骨肉,不如路人。 掇蜂致疑,破舌是妒。谁无父母,唯我良苦。 管仲未伯,唯利是嗜。莫知匪我,实曰鲍子。 千木偃息,贫贱以骄。闭门而避,踰垣而逃。 来日苦少,去日苦多。尊有美酒,不乐奈何。 北堂宴客,丝竹繁喧。虽则繁喧,匪我思存。 何昼何夜,烹肥击鲜。秉烛达旦,及此盛年。 子晋非侣,王乔莫期。易凋者我,不朽者辞。 东西大路,车马云驰。熙熙攘攘,将以遗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巢父(cháo fù):传说中尧时的隐士,在树上筑巢而居,不愿接受尧的让位。
  • (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 代庖(dài páo):越权办事或代人做事。
  • 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曾辅佐周武王灭商,周武王死后,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制礼作乐,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
  • 叔父:指周公旦,是周成王的叔父。
  • 孺子:指周成王。
  • 二叔:指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
  • 傲象:舜的弟弟。
  • 焚廪:放火烧仓库。
  • 瞽叟(gǔ sǒu):舜的父亲,曾多次想谋害舜。
  • 掇蜂(duō fēng):指离间、陷害别人的行为。
  •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 (bà):通“霸”,称霸。
  • (shì):喜好,特别爱好。
  • 匪我:非我,不是我。
  • 鲍子:鲍叔牙,管仲的好友,曾举荐管仲为相。
  • 偃息(yǎn xī):倒下休息。
  • 子晋:王子乔,神话中的仙人。
  • 王乔:即王子乔。

翻译

往昔巢父,逃至颍水之畔。代人做事遭人讥诮,天下之事究竟为何。 唯有周公旦,作为叔父备受尊崇。周成王年幼时形势不利,管叔、蔡叔散布流言。 傲象焚烧仓库,瞽叟残害亲子。虽是亲生骨肉,却不如路人。 挑拨如掇蜂让人起疑,恶言如破舌使人嫉妒。谁没有父母,只有我痛苦不堪。 管仲未称霸时,只贪图利益。无人理解并非我的过错,其实多亏鲍叔牙知晓我。 众多树木倒下休息,贫贱之人却以此骄纵。关闭门户加以躲避,甚至翻越墙头逃走。 未来的日子越来越少,过去的日子却诸多愁苦。樽中有美酒,不快乐又能如何。 北堂宴请宾客,丝竹之声繁杂喧闹。虽然如此繁杂喧闹,却并非我心中所念。 不论白天黑夜,宰杀肥羊攻击鲜鱼。手持蜡烛直至天亮,趁此大好年华。 子晋并非伴侣,王乔也难以期望。容易凋零的是我,不朽的是言辞。 东西方向的大路,车马云集奔驰。热闹纷扰,将把这一切留给谁呢。

赏析

这首诗引用了许多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巢父、周公旦、舜等人物的故事,揭示了世间的是非善恶和人情冷暖。作者感叹人生苦短,未来的日子越来越少,过去则充满了愁苦,因此应当珍惜当下,及时行乐。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名利的看法,认为不朽的是言辞,而非短暂的荣华富贵。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沉,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