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四章

东门之锦,曷其贝兮。 岂其理哉,无若而口哉。 东门之鸟,曷其鸴兮。 岂其凤哉,无若而斥鴳哉。 毁之来也,予之非也。 人之多言,亦可哀也。 毁之谬也,予之咎也。 人之多言,亦可丑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é):何,什么。
  • :这里指贝壳的光泽,指代华丽的外表。
  • (xué):山鹊。
  • 斥鴳(chì yàn):一种小鸟,常用来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 :错误,差错。
  • (jiù):过失,罪过。

翻译

在东门的锦缎,它有何光泽啊。 这难道有道理吗,不要像那信口雌黄的人啊。 在东门的鸟,它为何像山鹊啊。 难道它是凤凰吗,不要像那见识短浅的斥鴳啊。 诽谤到来,是我的不对啊。 人们的众多言语,也真是让人悲哀啊。 诽谤是错误的,是我的过错啊。 人们的众多言语,也真是让人感到羞耻啊。

赏析

这首诗以东门的锦缎和鸟为喻,表达了作者对诽谤和人言可畏的感慨。诗中用锦缎的华丽外表与可能存在的虚华进行对比,用鸟的不同来象征人们对事物的错误认知和盲目判断。作者一方面承认自己可能存在的过错,另一方面也对人们的多言和诽谤表示悲哀与羞耻。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自身的反思。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