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佥宪玉卿之山东

峨冠著豸带生花,揽辔都门意气赊。 十载琼林曾共宴,两州乔木本同家。 官联乌府名方重,路出牛山景更嘉。 见说潢池多窃弄,洗尘甘雨喜随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峨冠(é guān):高冠。
  • 著豸(zhù zhì):指御史及谏官之服。豸,獬豸,传说中的异兽,能辨曲直,以角触不直者,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叫獬豸冠,后以“豸”指代法官。
  • 揽辔(lǎn pèi):挽住马缰。
  • 意气赊(yì qì shē):意气豪迈。赊,长,远。
  • 琼林:宋代朝廷宴请新进士的地方,后泛指京都宴请新进士之所。
  • 乌府:御史府的别称。
  • 牛山:山名,在山东临淄。
  • 潢池(huáng chí):积水的池塘,此指叛乱者聚集的地方。
  • 窃弄:违法作乱。

翻译

潘玉卿你戴着高冠,身着御史官服,腰带生辉,在京城门口挽住马缰,意气豪迈。十年前我们曾在琼林宴上一同相聚,如今你要前往山东,我们就像来自同一故乡的乔木,情谊深厚。你担任御史官职,声名重要,此次出行所经的牛山,景色更加美好。听说叛乱者在一些地方违法作乱,希望你到任后能像及时雨一样,为那里带来安宁,平定叛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为即将前往山东的潘佥宪玉卿送行。诗的首联通过对潘玉卿的外貌和神态的描写,展现了他的威严和豪迈。颔联回忆了过去的情谊,同时也表达了对潘玉卿的祝福,希望他在新的任上能够有所作为。颈联则强调了他的官职的重要性以及路途上的美景,既肯定了他的能力,又为他的出行增添了一份美好的期待。尾联则表达了对社会安定的期望,希望潘玉卿能够平息叛乱,为百姓带来安宁。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社会的关注。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