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安南国王饯别之作

万里观风百越春,瘴烟消尽物华新。 车书不异成周制,飞跃元同大造仁。 稍自沧溟输海错,永依朱鸟奠炎神。 畏天事大无穷意,裁入新诗寄我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这里指安南(今越南)一带。(百:bǎi;越:yuè)
  • 车书:《礼记·中庸》中有“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的记载,意思是国家统一。
  • 成周制:西周时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时制定的制度,这里指完善的国家制度。
  • 飞跃: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 大造:大恩,这里指天地、大自然的恩赐。
  • 沧溟:大海。(沧:cāng;溟:míng)
  • 海错:海产种类繁多,通称为海错。
  • 朱鸟:南方之神。
  • 炎神:火神,这里指南方。

翻译

到万里之外的安南一带视察民情,这里已是春天,瘴气烟雾消散,万物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里的制度与国家统一时一样,发展进步如同大自然的恩赐那般充满仁厚。 稍微能从大海那边得到一些海产,永远依靠南方之神来奠定此地的安宁。 敬畏上天、尊重天道的心意无穷无尽,(安南国王)把这些心意写入新诗中频繁地寄给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安南国王饯别之作的酬和诗。首联描绘了安南地区春天的景象,瘴气消散,万物更新,展示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画面。颔联写安南的制度如同国家统一时的制度,发展迅速且充满仁厚,体现了对安南地区的积极评价。颈联提到从大海获得海产,以及依靠南方之神来保佑安宁,反映了当地的特色和人们的期望。尾联则表达了安南国王敬畏上天、尊重天道的心意,并通过写诗来传达这种情感。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流畅,既表达了对安南地区的赞美,也体现了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