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闻戍卒夜歌

· 刘崧
化州城上月如秋,听着歈歌人自愁。 何日归帆向东去,陵罗江上正西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歈(yú)歌:吴地歌曲,这里指戍卒所唱的歌。
  • 陵罗江:诗中提到的河流,具体地点有待考证。

翻译

化州城上的月亮好似秋天的月色,听着戍卒的歌声,人们心中自然泛起忧愁。不知哪一天归乡的帆船能够向东驶去,而陵罗江的江水却正向着西方流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化州城上的月色以及戍卒的歌声,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月如秋”给人一种清冷、萧瑟的感觉,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听着歈歌人自愁”,戍卒的歌声更加深了人们内心的忧愁,这种愁绪可能源于对家乡的思念、对战争的厌倦等。最后两句“何日归帆向东去,陵罗江上正西流”,通过对归帆的盼望和江水西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某种普遍心境。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