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七首

· 刘崧
警跸初传夜未央,朱衣当殿簇班行。 忽宣内使移宫炬,分照儒臣读奏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警跸(bì):古代帝王出入时,于所经路途侍卫警戒,清道止行。
  • 夜未央:夜未尽,指深夜。
  • 朱衣:红色的衣服,这里指穿红色衣服的官员。
  • 簇班行:聚集排列成行列。

翻译

警戒清道的声音初次传来,此时夜色还未尽。身穿红色官服的大臣们在殿上当面聚集,排列成行。忽然宣告让宫内侍从移动宫廷的火炬,分别照亮儒臣们以便他们阅读奏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早朝时的情景,展现了宫廷的庄严和秩序。诗的首句通过“警跸初传”和“夜未央”,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暗示早朝的开始和时间的尚早。次句“朱衣当殿簇班行”形象地描写了大臣们整齐地排列在殿中的场景,显示出朝廷的威严。最后两句“忽宣内使移宫炬,分照儒臣读奏章”,则具体地描述了早朝的一个环节,即宫内侍从移动火炬,为儒臣们照亮以便阅读奏章,体现了早朝的实际事务和工作流程。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沉,生动地展现了早朝的景象和氛围。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