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懋仁(mào rén):人名,陶少府的字。
- 七哀:魏晋乐府的一种诗体。起于汉末,反映社会动乱,人民疾苦。这⾥泛指哀痛的情感。
- 越鸟:南方的鸟。古诗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之句,表示对故乡的眷恋。
- 鲛人: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神秘生物,它们哭泣时流下的眼泪会变成珍珠。这里用以形容悲伤之深切,泪⽔之多。
- 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或是院子里的⼩路。
- 滜(zhào)菊:疑为某一特定品种的菊花。
- 甘棠:典故名,出自《诗经·召南·甘棠》,召伯巡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曾在甘棠树下休息,后⼈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这里用以称颂地方官吏的德政。
翻译
在风雨萧萧中古老的白杨树下,到处都弥漫着哀伤的情绪,让人心中悲痛。 灵魂仿佛依恋着南方的鸟儿,叫声听起来尤为悲切,泪水比鲛人还要多,恨意也更加绵长。 归隐的家园中旧日的小路已荒芜,也没有了滜菊,但是这千年的遗地还有着象征着好官的甘棠树。 不要用世俗的交往态度去怀疑生死,还是请诵读一下你家的自挽章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章,表达了对陶少府懋仁的哀悼之情。诗中通过“风雨萧萧古白杨”的景象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七哀何处不心伤”则直接表达了无处不在的悲痛之情。“魂依越鸟声犹切,泪比鲛人恨更长”用越鸟和鲛人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悲伤的情感,表现出对逝者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三径旧荒无滜菊,千年遗地有甘棠”描绘了陶少府的家园现状以及他的品德,暗示他虽已离去,但他的德政如同甘棠树一样,会被人们铭记。最后“莫将交态疑生死,请诵君家自挽章”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陶少府自我认知和人生态度的尊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用典恰当,充分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