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藜轩为刘子雍赋

· 刘炳
颇闻天禄青藜杖,雍也自是今刘向。 汉启炎精著五行,天符火德明文象。 太乙光分五夜深,夘金气应三台上。 草堂人稀清漏长,紫薇花开金井凉。 昭回云汉星辰烂,黼黻文章雨露香。 铿经九节苍虬干,叩门绝爱齐眉短。 桃竹风清豹髓凝,葛陂春早龙膏暖。 银烛无神暮雨凄,金莲落艳秋烟满。 故人文彩笔如椽,制作干今轶汉贤。 万里羽仪调玉烛,九重柱石际凌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禄(tiān lù):天赐的福禄。
  • 青藜杖(qīng lí zhàng):传说中仙人所用的手杖,后用以指夜读照明的灯烛。
  • 炎精(yán jīng):指火德。
  • 五行(wǔ xíng):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 天符(tiān fú):指天的符命。
  • 火德(huǒ dé):五德之一,以五行中的火来附会王朝的命运。
  • 文象(wén xiàng):日月星辰变化的迹象。
  • 太乙(tài yǐ):也作太一,星名。
  • 夘金(mǎo jīn):“卯”为地支第四位,“金”指西方,“卯金”指刘姓。
  • 清漏(qīng lòu):清晰的滴漏声,古代以漏壶滴漏计时。
  • 紫薇(zǐ wēi):一种花名。
  • 昭回(zhāo huí):星辰光耀回转。
  • 云汉(yún hàn):银河,天河。
  • 星辰(xīng chén):泛指星星。
  • 黼黻(fǔ fú):古代礼服上绣的花纹。
  • 文章(wén zhāng):这里指错杂的色彩或花纹。
  • 雨露(yǔ lù):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泽。
  • 铿经(kēng jīng):声音响亮。
  • 九节(jiǔ jié):多以泛指手杖。
  • 苍虬(cāng qiú):青色的龙,此指手杖的形状像龙。
  • 叩门(kòu mén):敲门。
  • 齐眉(qí méi):长度与眉毛平齐,常用来形容物体的长短合适。
  • 桃竹(táo zhú):一种竹子的名称。
  • 豹髓(bào suǐ):豹子的骨髓,传说中是一种珍贵的药材。
  • 葛陂(gě bēi):地名。
  • 龙膏(lóng gāo):传说中龙的脂膏,也是一种珍贵的物品。
  • 银烛(yín zhú):银色的蜡烛。
  • 无神(wú shén):暗淡无光。
  • 暮雨(mù yǔ):傍晚的雨。
  • 金莲(jīn lián):金色的莲花,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花灯。
  • 落艳(luò yàn):凋谢的艳丽花朵。
  • 文采(wén cǎi):文章的辞藻。
  • 笔如椽(bǐ rú chuán):称赞别人笔头有巨才。
  • 制作(zhì zuò):指文章的创作。
  • 干今(gān jīn):超过当今。
  • (yì):超过。
  • 汉贤(hàn xián):汉代的贤人。
  • 羽仪(yǔ yí):表率,楷模。
  • 玉烛(yù zhú):指四时之气和畅,形容太平盛世。
  • 九重(jiǔ chóng):指宫廷,帝王居住的地方。
  • 柱石(zhù shí):支撑建筑物的柱子和基石,比喻担当国家重任的人。
  • 凌烟:凌烟阁的省称,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高阁。

翻译

听说那天赐福禄的青藜杖,刘子雍也如同当今的刘向一般。汉朝开启火德彰显五行之理,上天符命火德昭示光明之象。太乙星的光芒在五更深夜时分洒下,刘姓的气象应和在三台星之上。草堂中人数稀少,清晰的滴漏声悠长,紫薇花盛开,金井处倍感清凉。银河回转星辰灿烂,礼服上的花纹错杂,带着雨露的香气。那响亮的九节苍虬手杖,敲门时甚是喜爱那与眉毛平齐的短杖。桃竹在清风中,如豹髓凝聚般清雅,在葛陂这个地方,春天早早到来,龙膏也变得温暖。银色的蜡烛在暗淡的暮雨中显得凄凉,金莲花灯在秋烟弥漫中艳丽夺目。故人文笔如椽,创作的文章超过当今的贤人。其风度仪态可调和世间,如在宫廷中担当国家重任,功绩可与凌烟阁的功臣相媲美。

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语言,赞美了刘子雍的才华和品德。诗中运用了大量与天文、历史、神话相关的元素,如“天禄”“青藜杖”“炎精”“五行”“天符”“火德”“太乙”等,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如“紫薇花开”“清漏长”“暮雨凄”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优美而富有意境的氛围。诗中还提到了刘子雍的手杖,如“铿经九节苍虬干,叩门绝爱齐眉短”,以及他的文采“故人文彩笔如椽,制作干今轶汉贤”,表现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最后,诗人将刘子雍的形象与国家的繁荣昌盛联系在一起,“万里羽仪调玉烛,九重柱石际凌烟”,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祝愿。整首诗气势恢宏,辞藻华丽,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刘炳

元明间江西鄱阳人,字彦炳。元顺帝至正中,从军于浙。元末诣朱元璋,献书言事。平江西,授中书典签。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旋以病告归,年六十九卒。工诗,有《春雨轩集》。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