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己巳端午
海榴庭院初长日,梅羽弄阴弄霁。惊心节序,艾枝悬绿,菖蒲浮碧。衣赐香罗,忆陪宫宴,御炉烟细。愧相如多病,归来鬓痕如缕。
往事风流莫记。黯江山、旧游凝睇。湘波吊雪,楚峰悽黛,荆云愁垒。鱼腹沉冤,众人皆醉,一樽谁酹。独登临词客,兴亡多恨,洒青衫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榴:即石榴。“榴”读音(liú)。
- 霁(jì):雨止天晴。
- 节序:节令的顺序。
- 艾枝:端午节时采的艾草。“艾”读音(ài)。
- 菖蒲(chāng pú):水生植物,可提取芳香油,亦可入药。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
- 香罗: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
- 相如:指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他曾患有消渴病。这里作者以司马相如自比,暗示自己身体不佳。
- 睇(dì):斜着眼看,这里指凝视。
- 湘波:湘江的波浪。
- 吊雪:指吊屈原沉江之事,屈原投江后,传说人们投粽子到江中以免鱼虾啃食他的尸体,又传说屈原的灵魂化为雪。
- 楚峰:楚国的山峰,这里借指屈原的故乡一带的山。
- 悽黛:凄凉的山色。
- 荆云:荆州的云,借指楚地的天空。
- 愁垒:愁苦堆积。
- 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
翻译
石榴花在庭院中开放,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青梅的枝叶在摆弄着阴影,天气时晴时雨。令人惊心的节令又到了,艾草的枝条悬挂着绿色,菖蒲漂浮在碧绿的水中。想起过去曾穿着赐给的香罗衣,陪同参加宫廷宴会,御炉中的香烟袅袅。惭愧自己像司马相如一样多病,归来时两鬓如丝般斑白。
过去的风流往事不要记起。望着黯淡的江山,旧地重游,凝神注视。湘江的波浪仿佛在凭吊屈原投江之事,楚地的山峰凄凉如黛,楚地的天空充满忧愁。屈原含冤沉于鱼腹,众人都沉醉不醒,有谁能为他洒酒祭奠呢?只有我这个登临的词客,心中怀着对国家兴亡的诸多遗憾和愤恨,泪洒青衫。
赏析
这首词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节日的景象和回忆过去的宫廷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自己身世的感慨。上阕通过描写海榴、梅羽、艾枝、菖蒲等景物,烘托出端午节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节序的变化。作者回忆起曾经的宫宴,与现在的多病之身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哀。
下阕则将思绪转向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作者提到了湘波吊雪、楚峰悽黛、荆云愁垒等,借屈原的故事和楚地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衰落的沉痛和对人们麻木不仁的悲愤。最后,作者以“独登临词客,兴亡多恨,洒青衫泪”结尾,表现出自己作为一个文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无奈,以及内心的痛苦和悲愤。整首词意境苍凉,情感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