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参右武还豫章录别五首

盛年不可再,嘉会岂可常。 天地若蘧庐,寿命如朝霜。 乍作萍梗合,忽为参与商。 郡人驱马送,载酒河之梁。 丝竹岂不洽,客饯宁尽觞。 有怀不能道,晤促别日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蘧庐(qú lú):古代驿传中供人休息的房子,后泛指旅舍。
  • 萍梗:比喻行踪如浮萍断梗一样,漂泊不定。
  • 参与商:参星和商星,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常用来比喻亲友隔绝,不能相见。

翻译

美好的年华不会再次拥有,美好的聚会也难以常常举行。天地就像那旅舍,人的寿命如同早晨的寒霜般短暂。刚刚像浮萍断梗般相聚在一起,忽然又要像参星和商星那样分离。郡中的人们赶着马相送,在河桥上摆酒设宴。丝竹之声虽然和谐动听,但为客人饯行又怎能尽情饮酒。心中有所感触却难以言说,会面时间短暂,分别的日子却很漫长。

赏析

这首诗开篇即感叹美好时光的短暂和珍贵,以及人生的无常。接着用“萍梗合”和“参与商”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相聚的不易和分别的无奈。描述郡人送别的场景,虽有丝竹之乐和美酒,但心中的离愁别绪使得人们无法尽情享受。最后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心中的情感无法完全表达,以及分别后时间的漫长给人带来的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对时光、聚会、分别等主题的描绘,传达出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之情。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