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嵚崟(qīn yín):山势高峻的样子。
- 蜞针:一种水生虫类,其虫也叫水黾,可刺破人的皮肤。
- 猺(yáo):指瑶族。
- 獠(liáo):中国古族名,分布在今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是指仡佬族。
翻译
下了马走过高峻的山岭,经过众多的溪流和树林。 溪边的沙子好像会含沙射人的鬼箭,飞舞的水草令人害怕那像蜞针一样的水黾(mǐn)。 山里的火种传递着瑶族的习俗,山歌中夹杂着仡佬族的音调。 暂时停下来休息以迎接款待,起坐之间内心却极其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下马后在山间行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诗中通过“千溪复万林”描绘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含沙疑鬼箭,飞草畏蜞针”则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溪边环境的艰险,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安。“火种通猺俗,山歌杂獠音”体现了当地的民族特色和文化。最后两句“逢迎暂投息,起坐剧愁心”,表达了诗人在陌生环境中短暂休息时,内心依然充满忧愁的情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山区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复杂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