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蜀山草堂为上人赋

· 刘崧
上人草堂风物清,秖言阳羡是青城。 谁知习隐孤峰下,犹有怀乡万里情。 坐石翻经延月上,临流曳杖看云生。 几时却汎吴江棹,来听松门涧瀑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人:对僧人的敬称。(“上”读音:shàng)
  • (zhǐ):同“只”。
  • 阳羡:古县名,在今江苏宜兴市南。
  • 青城:这里指胜地。
  • 习隐:指隐居。
  • (fàn):同“泛”,划船,乘船。

翻译

僧人的草堂周围风景清幽,只说阳羡如同那美好的青城之地。 怎知在这孤峰之下隐居,心中仍有着万里之外的怀乡之情。 坐在石头上翻阅经书,一直到月亮升起,临近溪流拄着拐杖,看着云朵生成。 不知何时能够泛舟吴江之上,前来倾听松门山涧瀑布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蜀山草堂的清幽景致以及僧人的生活情境与情感。诗的首联写出了草堂的风景清美,将阳羡比作青城,凸显其美好。颔联则转折,道出僧人虽隐居于此,但仍心怀万里之外的故乡,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颈联通过描写僧人坐石翻经、临流曳杖看云的情景,表现出其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尾联表达了作者期望有朝一日能泛舟吴江,来听松门涧瀑声的愿望,给人以悠然神往之感。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明快,将景色描写与情感表达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