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楼为休宁杨处士赋

休阳山水胜东南,处士楼居倚蔚蓝。 春占四时偏耐老,云耕千亩不嫌贪。 门楣喜有金章客,樽酒堪供玉麈谈。 好学郎君年更妙,束书千里过江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休阳:休宁县的古称,今属安徽省黄山市。“休”读音:(xiū)
  • 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 蔚蓝:类似晴朗天空的颜色的一种蓝色。
  • 门楣:门框上部的横梁,一般都是粗重实木制就。这里指门第。
  • 金章客:指高官显宦。
  • 樽酒:杯酒。
  • 玉麈(zhǔ)谈:魏晋时的清谈之风,常持麈尾挥动以助谈兴。后来用“玉麈谈”形容高雅的谈论。
  • 束书:把书捆扎起来。

翻译

休宁的山水在东南一带堪称绝美,杨处士所居住的长春楼倚靠着蔚蓝的天空。春天占据了四季,这里的美景让人感觉格外耐得住时光的流逝,云彩下仿佛耕耘着千亩良田,也不会让人觉得贪心。杨处士家的门第令人欣喜,有高官显贵前来,杯中的酒可以供人们进行高雅的谈论。杨处士家有个好学的年轻人更是出色,他将书籍捆扎起来,不远千里渡过江河将书挑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休宁的美景以及杨处士的居所和生活。诗的前两句写休宁山水之美以及处士楼的位置,突出了环境的优美。“春占四时偏耐老,云耕千亩不嫌贪”这两句,通过对春天和云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这里的美好和富饶。接下来,诗中提到门楣有金章客,樽酒可供玉麈谈,表现了杨处士家的门庭若市和高雅的氛围。最后,通过对好学郎君的描写,展现了这个家族的积极向上和对知识的追求。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典雅,生动地展现了休宁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以及杨处士家族的美好生活。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