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鲥鱼次汪二卿天启韵

兼程携至已昏黄,命酒犹堪月下尝。 彭老骨多非所恨,西施乳腻恐难方。 绿兼笋缕烹调美,红点椒花七箸香。 安得江头看起网,百篇咀嚼老诗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鲥鱼(shí yú):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指以加倍速度赶路。
  • 命酒:叫人摆酒。
  • :比,比拟。
  • 笋缕:笋切成的丝。
  • 红点椒花:可能指菜肴中加入了红色的花椒或类似的调料,使菜肴带有辣味和香味。
  • 七箸(zhù):筷子。

翻译

我带着鲥鱼快马加鞭地赶到时已经是黄昏时分,好在还来得及在月光下品尝这美味。我并不为自己年老骨头多而遗憾,只是这鲥鱼如西施般滑腻的口感恐怕难以找到与之相比的。绿色的笋丝搭配着鲥鱼烹调,味道十分美好,红色的椒花点缀其中,使得用筷子夹起食用时香气扑鼻。怎样才能在江边看到起网捕鱼的场景呢?那时我定要创作出百篇诗歌,来抒发我这个老诗狂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围绕品尝鲥鱼展开,诗人先描述了带着鲥鱼兼程赶到,虽至昏黄但仍能月下品尝的情景,表现出对鲥鱼的期待。接着通过将鲥鱼的口感与西施的肌肤相比,突出了鲥鱼的滑腻美味,显示出诗人对美食的独特感受和赞美。诗中对菜肴的描写,如绿笋与鲥鱼的搭配,红点椒花的点缀,不仅展现了食物的色香味,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美食的细致品味。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在江边观看起网捕鱼并创作诗歌的渴望,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作为诗狂的热情。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将美食与诗歌、生活相结合,富有情趣。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