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夜西涯阁老园亭看月奉次限韵二首

此回情景胜常年,树杪清光望欲圆。 风掠暮云沉碧海,露含凉气洗青天。 共求妙句传他日,还许高歌彻四筵。 夜漏未央狂未己,秋来幽事我能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miǎo):树枝的细梢。 (yán):古人席地而坐时铺的席,此处泛指筵席。

翻译

这次的情景胜过往年,树梢之上的月光望去快要变圆。 风儿吹过,傍晚的云彩沉入碧蓝的大海,露水带着凉气清洗着青天。 大家一起追求精妙的诗句,以便流传到日后,还允许高声歌唱,响彻四周的筵席。 夜晚的漏刻尚未结束,狂热的情绪还未停止,秋天到来,这幽静的事情唯有我能特别地感受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十四夜晚在园亭赏月的情景。诗中通过“树杪清光望欲圆”“风掠暮云沉碧海,露含凉气洗青天”等诗句,生动地描写了月色、风云、露水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丽、凉爽的氛围。“共求妙句传他日,还许高歌彻四筵”则表现出人们在赏月时的雅兴和欢乐,大家一起创作美妙的诗句,高声歌唱,充满了文人的情趣。最后两句“夜漏未央狂未己,秋来幽事我能偏”,表达了诗人对这个美好夜晚的留恋和对秋天幽景的独特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将赏月的情景和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