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怀

春深无柳不垂堤,扑簌征衫落燕泥。 一水遥飞淮海阔,千山暮合楚云低。 天涯姊弟怜多病,客子江湖路自迷。 何事两牵家国恨,悠悠萍水叹仳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扑簌(pū sù):形容物体轻轻落下的样子。
  • 征衫:指旅人的衣裳。
  • 淮海:泛指淮河以北及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一带地区。
  • :这里指古代楚国地区,地域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 仳离(pǐ lí):夫妻分离,特指妻子被遗弃。

翻译

春已深了,没有柳树不是低垂着枝条轻拂堤岸的,旅人的衣衫上扑簌簌地落下燕泥。一条河流远远地流向广阔的淮海地区,众多山峦在暮色中合拢,楚地的云彩也显得很低。在天涯的姐弟可怜都身患多病,漂泊在外的人在江湖之路上自己也感到迷茫。为什么两件事都牵连着家国之恨,就像悠悠的浮萍之水让人叹息着别离。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对家国的忧虑。首联通过描写春景和燕泥落在征衫上,点明了诗人的旅人身份和时节。颔联中“一水遥飞淮海阔,千山暮合楚云低”,以开阔的意境展现出旅途的遥远和景色的苍茫,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颈联则表达了对身在天涯、多病的姐弟的牵挂,以及自己在江湖漂泊中的迷茫之感。尾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命运与家国之恨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悲哀。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自身情感的抒发,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忧伤和对家国的关怀。

刘宗周

刘宗周

明浙江山阴人,字起东,号念台,晚改号克念子。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天启元年为仪制主事,历右通政,以劾魏忠贤,削籍归。崇祯元年召为顺天府尹,数上疏忤思宗意,遂谢病归。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复以论救姜埰、熊开元革职归。福王监国时,起故官,劾马士英、高杰、刘泽清,争阮大铖不可用,不听,遂告归。南都亡,绝食二十三日卒,门人私谥正义。治理学以慎独为宗,力倡诚敬之说。曾筑證人书院,讲学于蕺山,人称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钞》、《圣学宗要》、《刘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