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殉难十公用前韵太常磊斋吴公

淮南一别竹斋寒,再拜班荆话屡酸。 国难敢忘嫠妇纬,时危转忆菜根盘。 身担风纪纲常重,节自平生学问安。 白马岩前怀旧处,临风嗟叹有千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嫠妇纬(lí fù wěi):嫠妇,寡妇;纬,织布的横线。此处用来形容危难时刻,寡妇织布,辛苦维持生计,代表着在国难时也要尽力支撑。嫠,音“lí”。
  • 菜根盘:指粗茶淡饭,代表艰苦的生活。
  • 风纪纲常:指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秩序。

翻译

在淮南分别后,竹斋中充满了寒冷的气息,再次相见时,互相交谈,心中屡屡泛起酸楚之感。国家面临危难,怎敢忘记如嫠妇维持生计般的责任,时局危急时,更会想起那粗茶淡饭的艰苦生活。自身肩负着维护社会道德规范和秩序的重任,而气节来自于平日里的学问修养,使人内心安宁。在白马岩前怀念过去的地方,迎着风叹息,心中有千般感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吴公的敬仰与怀念,以及对国家危难的忧虑和对自身责任的认知。首联通过描述分别后的寒冷感受和再次相见的酸楚,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颔联则体现了在国难和时危之际,人们应该不忘责任,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颈联强调了肩负风纪纲常的重要性,以及气节与学问修养的关系。尾联通过在白马岩前怀旧,抒发了心中的万千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刘宗周

刘宗周

明浙江山阴人,字起东,号念台,晚改号克念子。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天启元年为仪制主事,历右通政,以劾魏忠贤,削籍归。崇祯元年召为顺天府尹,数上疏忤思宗意,遂谢病归。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复以论救姜埰、熊开元革职归。福王监国时,起故官,劾马士英、高杰、刘泽清,争阮大铖不可用,不听,遂告归。南都亡,绝食二十三日卒,门人私谥正义。治理学以慎独为宗,力倡诚敬之说。曾筑證人书院,讲学于蕺山,人称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钞》、《圣学宗要》、《刘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