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鸬鹚滩望月

· 刘崧
鸬鹚滩上看新月,忽忆庭前桂树枝。 想见来意应更好,不知何似别家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鸬鹚(lú cí):水鸟名,羽毛黑色,有绿、蓝、紫色光泽,嘴扁而长,暗黑色,上嘴的尖端有钩。能游泳,善于捕鱼,喉下的皮肤扩大成囊状,捕得鱼可以放在囊内。
  • 桂树枝:象征着美好和思念。

翻译

在鸬鹚滩上观赏那初升的新月,忽然回忆起庭院前的桂树枝。想象着家乡此刻的情景应该更加美好,却不知是否如同我离家时的模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看到新月时所引发的思乡之情。诗的前两句通过“鸬鹚滩”和“新月”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紧接着“忽忆庭前桂树枝”,自然地引出了对家乡的思念。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着家乡的美好,但又不确定家乡是否有了变化,这种矛盾的心理更加深刻地表现了他的思乡之切。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朴素而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